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应用分析——以湖北宜化为例
-
摘要: 受减排激励机制缺失和减排手段单一的影响,我国减排工作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,多数企业减排工作面临动力不足和资金困境等诸多现实问题。因此,寻找一种适合低碳经济的新型融资模式,成为国家和企业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。基于此,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,分阶段设计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的运行流程和碳资产交易定价方式,结合案例详细分析该类融资模式应用的过程、效果及存在的问题。
引言
碳排放权具有金融资产属性,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可配置的资源,其具有投资性、消耗性和稀缺性等特点。由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的存在和碳排放权计量、定价的逐渐成熟,碳排放权也具有可质押性的特点。一般而言,公平性原则是碳资产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。如果碳资产交易过程中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,企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和整体减排效果均会受到消极影响。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,供应链融资模式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,对构建各参与方互利发展模式具有诸多积极影响。随着供应链资源拓展和结构变化及大量银企实践的推进,供应链融资模式逐渐演进,其种类和适用范围也越来越丰富。因此,将供应链融资模式与碳排放权的可质押性结合,设计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不仅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市场可行性,也能有效提相高供应链低碳化水平,促进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。基于此,在综合考虑多方面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,分阶段设计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,选取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湖北宜化”)作为研究案例,详细分析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应用过程、效果及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,以期为我国企业减排工作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。 -
计量
- 文章访问数: 18
- HTML全文浏览量: 7
- PDF下载量: 0